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推動VR集約化發展 構建數字經濟新引擎沁平:推動VR集約化發展 構建數字經濟新引擎
“2021年是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重要年份,”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在近日出席虛擬現實制造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22年度工作會議暨VR產業創新高峰論壇時指出,“全球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硬件設備年度銷量超過1000萬臺,標志著虛擬現實迎來消費端放量拐點?!?/span>[詳情]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推動下,人工智能與信息通信技術賦能汽車產業。[詳情]
近日,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莊榮文在《中國網信》雜志2022年第2期發表署名文章。[詳情]
在推動“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大背景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已成為助推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已連續五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詳情]
在汽車安全監管領域試行沙盒監管制度,有利于監管兼顧支持創新和防控風險,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詳情]
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模式帶來的利好影響逐漸加深,地域相近的亞洲國家可以通過簽訂區域可持續綠色協定來加強環境保護、制定共同綠色標準,以此形成規模效應,最終帶動整個區域的綠色發展以及轉型。[詳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也應看到,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保護與發展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交織,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艱巨。[詳情]
國家標準化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在前不久親自體驗了“聯通冬奧”chatbot應用,并以專家角度分享了他的體驗感受。[詳情]
孟樸:數字經濟時代,中國企業可以藉由“雙循環”參與并優化全球市
數字經濟是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新經濟形態,正在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詳情]
自工業革命以來,由于工業化程度提高、化石燃料大量消耗、全球范圍內森林面積減少等,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增加,導致全球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多發等諸多生態環境問題,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與挑戰。[詳情]
6G正處于需求和技術研究的早期,需求分析觀點繁多,技術開拓方向也多。在日前召開的全球6G技術大會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理事長鄔賀銓就6G研究提出十點思考,如超寬帶不是6G的亮點、元宇宙難成為6G的支點、超寬帶與減碳之間要找平衡點等,這些“把脈”式的觀點對整個產業凝聚共識將產生深遠影響。[詳情]
在近日召開的全球6G技術大會的“6G網絡架構與關鍵技術圓桌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兼首席科學家劉韻潔在演講中提到,推進6G研究需要重點考慮6G網絡的需求和目標,未來的新業務需要網絡提供海量連接、高性能端到端傳輸時延、網內計算緩存及靈活接入處理能力,迫切需要網絡架構做出變革。[詳情]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已經連續20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行職責。這位“在制造業奮斗了40年的老兵”,今年就加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建設和全球化經營能力再次建言。[詳情]
4月19日,江蘇召開全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第四次聯席會議暨工作推進視頻會議。[詳情]
在紡織服裝行業正加速推進科技、時尚、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當下,已實現品牌化發展的民族品牌波司登,不斷深耕國內市場,布局時尚標桿城市,引領新供給、創造新需求。[詳情]